走进初心地·(1921-1930)|泸顺起义①光辉岁月: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来源:四川在线
(原标题:走进初心地·(1921-1930)|泸顺起义①光辉岁月: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王晋朝  四川在线记者 王国平 高启龙 泸州观察   魏杰 龙欣雨 胡容

清晨的阳光洒满泸州龙透关公园。1月14日上午9时许,不少市民在此健身、锻炼,这是泸州城里普通一天的开始。

94年前的这个时候,刘伯承正从顺庆赶往泸州,即将指挥泸顺起义中最激烈的泸州保卫战。战斗期间,刘伯承亲临龙透关阵地,连续打退敌军三次猛攻。

从1926年12月1日起义开始到1927年5月16日,泸顺起义历时167天。起义失败后,朱德、刘伯承、吴玉章、陈毅等领导人总结经验、教训,又转赴江西,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对于这次起义,后世评价:“是中国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奏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先声”;“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四川日报全媒体报道组,走进泸顺起义旧址泸州龙透关,寻找那段重要的红色记忆。


龙透关城门,见证了94年前那段红色历史

泸州龙透关公园的名字来源于园中的“古龙透关”,这道关隘曾是通向泸州城内唯一的陆路通道,也见证了泸顺起义最悲壮的历史。

1926年9月,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中共四川地方党组织决定采取行动配合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11月中旬,由杨闇公、刘伯承、朱德等在重庆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起义。

12月1日,泸州首先发动起义。12月3日,顺庆(南充)起义接续展开。几天后,刘伯承在顺庆就任起义各军总指挥。

顺庆起义历经10余天,由于受到四川军阀的围攻,被迫转移。1927年1月下旬,刘伯承抵达泸州,全权领导泸州起义的军事行动。在泸州期间,刘伯承整顿部队、严肃军纪,向起义官兵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创办“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这一系列工作卓有成效,使泸州起义军气象一新,士气大振。

就在北伐军节节推进过程中,接连发生重庆“三三一”惨案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龙透关石碑

4月13日,四川军阀刘湘等拼凑了“川黔联军”扑向泸州,并组织所谓的“敢死队”抢夺陆路通道龙透关。

战事紧急。刘伯承亲临龙透关阵地指挥,连续打退敌军三次猛攻。

1927年5月,刘伯承分析了当时泸州的处境后,为保存革命实力起见,决定撤走。

撤离泸州之时,刘伯承留下一段话:“我从19岁参军,如今已经打了17年的仗了,几起几落,每次战到最后,总是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只身出走。我刘伯承到现在也没有倒嘛。”这体现了一位革命者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惧艰险斗争的英勇精神。


龙透关

从1926年12月1日起义开始到1927年5月16日刘伯承奉命前往武汉,泸顺起义历时167天,其中据守龙透关的48天是战事最为激烈的时期。

7月,朱德、刘伯承、吴玉章、陈毅等泸顺起义领导人,先后抵达武汉,与周恩来等讨论总结泸顺起义的经验教训,此后他们转赴江西,参与领导了建军之战——八一南昌起义。二十多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们都是开国元勋。

开国上将之首萧克将军曾说,泸顺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有学者指出,泸顺起义奏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先声,为南昌起义的发动和人民军队的创建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在党史上,对这次起义有一段专门的评价:“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是牵制敌人配合北伐的重大军事行动,同时也是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的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编辑:邓勇 发布时间:2021-01-19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