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那一块“心中的石头”!读“广安区:敦促主动说清问题 78人放下心中的石头”有感!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也说那一块“心中的石头”!读“广安区:敦促主动说清问题 78人放下心中的石头”有感!)

深夜,在浏览广安市纪委监委网站的时候,在网民关注度极高的“安辑动态”之“党风政风”板块读到广安区一则感觉特别“亮眼”的新闻,这篇新闻的标题是《广安区:敦促主动说清问题 78人放下心中的石头》。

该文说:7月16日,广安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程代友到该区住建局联系指导“4+2”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会上,程代友举实例、讲道理,规劝存在问题的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清问题、用实际行动悔改,朝正确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这位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程代友在现场告诉与会人员:“今天我来这里,主要是给大家松一松‘包袱’,再次申明一下关于主动说清问题的从轻处理原则。”

谢歌说事留意到,该新闻有个很小的细节:

“督促有问题的人员主动说清问题,也是一种保护性措施。

该文作者在报道这条新闻时引用了现场一位名叫刘琴的某办主任对此有感而发的一句话而使这条新闻“活了起来”,读来非常的接地气并有现场感。

给犯错者选择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去“说清问题”不失为一种“治病救人”的良方。如今的老百姓对贪污腐败可谓深恶痛绝,为此,纪检监察机关也加大了查处力度。但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监察法的规定,主动交代、自动投案,属于可以从轻、减轻处理的情形。高压之下已无侥幸,提早认清现实、认错悔错,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便是最明智的选项。其实,有些时候的确如此,适当容错让犯错误者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留下一点“余地”也是对干部的一种关爱。犯了些“小事”弄得瞌睡也可能睡不着,咋整?有的焦头烂额,心事重重,不利于放下“心中的石头”。

谢歌在基层也常常听到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伤不起。他们说,一个人人提心吊胆的环境决不是干事的好环境。比如说,在每一次的、对领导干部的提拔和使用的“节骨眼”上,一些人会遇到被恶意举报的现象。有着五千年传统的社会,说到底还是个人情社会,在纪律规则和利益诱惑面前,个别群众或相关利益方来基层找部门的责任人办事,作为一线领导干部的你到底是办还是不办?一些干部大倒苦水说,办了违纪违法,不办就得罪人。其实,说穿了,也就是后来被组织部门考察的干部在其任上往往会因为坚持原则而中伤了一部分旧势力,继而会引得这股势力在其被考察的最“关键时刻”怀恨在心,同样也会将“恶意”和“中伤”去排上用场。

记得去年,市委书记李建勤在一段关于针对“容错”的讲话里就有一句亮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把警示教育与惩戒相结合。也即是,要让干事者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给干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记得当时,我在原来的公众号上还专门为此写了好几篇类似的文章去说这个事,反响都比较好。而广安区纪检监察这个做法很是值得倡导与借鉴。

因为,我们不能对某些犯错特别轻微的干部“一棍子打死”,“心中有一块石头”的结果,会把很多干部弄成《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平心而论,孙连城其实并不贪,但就是因为“怕”了,才干啥事都缩脚缩手,才开始不干事而在岗位上“磨洋工”。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去年的某个时段,李建勤在与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座谈中提到的“容错与纠错”的内在而真实的含义,也就是“容错”和鼓励重新能够有机会去“干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力量。

谢歌说事以为,“容错也是厚爱”的理念更应当树立,有利于提高“干事”和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这种让干部放下“心中的石头”是务实并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与成功探索。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犯了错不知道回头去改过自新而一条道走到黑。由此可见,主动“说清问题”是组织给犯错党员干部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修正人生走错的弯路,那么,打开心结,从“主动说清”开始,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放下那一块“心中的石头”。


编辑:邓勇 发布时间:2020-07-18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