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安读天下》第二十九期 | 跟《道德情操论》学准则,在《阅读的艺术》品生活(五)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我在广安读天下》第二十九期 | 跟《道德情操论》学准则,在《阅读的艺术》品生活(五))

《我在广安读天下》

每晚20:30—21:00与您相约浩瀚书海,共读经典

“书香广安·全民阅读”

让我们一起用声音

点亮阅读之灯、开启书香之门

我在广安读天下,邀您一起多读书、读好书

陪您畅游书海中的每一段美好时光


名句点读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如若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如若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宽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阅读便是使我们生命变宽变深的一种途径。它让我们知道何为酸甜苦辣,何为为人处事。这,其实是一种乐趣。

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墨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还记得那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几多震撼,几多警觉?因此,为了个人的发展,为了生命的深度,也为了民族的进步,让我们热爱阅读吧!





品读经典


《道德情操论》第四章

论可亲又可敬的美德

——亚当·斯密







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当事人则尽量将自己的情感降到旁观者所能接受的程度,这两个方面做出不同的努力,就可以造就两种风格迥异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造就的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谦卑、宽厚仁慈这些美德;当事人的努力则树立了庄重崇高、令人尊敬、自律自制、自我克制等美德;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则使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荣誉,并且合乎行为规范。

试想,一个人无论和谁谈话,其同情心似乎总能令其对他们所有的情感做出回应,他不仅为他们的不幸感到悲伤,也对他们遭受的伤害感到愤愤不平,更能为他们的时来运转感到由衷的高兴,那这个人该是多么和蔼可亲呀!当我们切身体会到来自同伴的同情之心时,我们就会和他们一样产生感激之情,也能感受到他们从一位情深义重的朋友所表达的温馨的同情心中得到的慰藉。反之,一个人如果冷酷无情,铁石心肠,只关心自己,对别人的快乐和痛苦都无动于衷,那这个人又该是多么令人生厌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他的表现给每一个和与 之谈话的人造成的痛苦,尤其是对那些我们最想表示同情的不幸之人以及受过伤害之人造成的痛苦。另外,一些人能够使自己尽力保持心平气和、自我克制,使得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不失尊严,并使之能够达到令他人体谅的程度,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看来该是多么高尚合宜又优雅得体呀!我们厌恶那种哭天抢地宣泄痛苦的方式,当事人毫无风度,只会哀叹不止,涕泪并流,没完没了地恸哭,想以此换得我们的同情和怜悯。然而,那些有所节制的悲伤,虽然无声却不失高贵,更能贏得我们的敬意,这种悲伤只是表现为红肿的双眼、颤抖的双唇和抽搐的面颊,也表现为隐隐约约却又感人至深的冷静行为。面对这种无声的伤痛,我们同样沉默下来,会以崇敬之心对之加以关注,我们会谨小慎微地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唯恐自己不得体的举止干扰了这种极力克制的平静心态,这种心态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保持。

同样,一个人如果傲慢无礼大发雷霆之怒,不加节制地任由其怒火猛烈地发作,这种情绪表现是最为可恶的。然而,我们却钦佩那种高贵脱俗、宽容大度的愤慨之情;这种情绪的表达,并非倾向于激发受害者的怒气,而是借助于公允的旁观者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义愤,来控制它可能造成的最大伤害;这种情绪的表达合乎情理,不会超越常规;甚至他从未想过要采取更加过激的报复行为,也没有企图去施加更为严厉的惩罚;那种报复和惩罚对任何一个冷漠无情之人来说都是乐见其成的。

因此,正是那种顾及他人胜过考虑自己、既能克制一己之私又能遍施仁慈的美好情操,造就了最为完美的人性;那种美好情操本身就能够在人间营造和谐,使得各种情绪与情感得以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了人类全部的优雅和得体。爱邻居如同爱自己,此乃基督教的伟大戒律;同样,如同爱我们的邻居那样爱自己,或者可以说,如同我们的邻居爱我们那样爱自己,这也是有关人性的伟大原则。

鉴赏力和良好的判断力,当它们被认为是值得赞赏和钦佩的品质时,应该是指那种不常遇到的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样,敏感和自制的美德并不是存在于普罗大众身上,而是存在于超乎寻常的品质之中。要拥有仁爱这种和蔼可亲的美德,必定要求具备一种远 远超乎凡夫俗子所具备的优越品质。宽宏大度这种崇高伟大的美德,毫无疑问需要更高程度的自制,远非凡夫俗子那菲薄的道德力量所能做到。正如平凡的智力之中并无才智可言,普通的品德之中也无美德可言。美德乃出类拔萃、不同凡响的高尚美好的品德,远远高于世俗的一般的品德。和蔼可亲的美德一旦 表现为高雅脱俗、出人意表的亲切与温厚,实在令世人惊叹!而情感自制一旦达到令人敬畏、令人钦佩的程度,绝对能控制人性中最难驾驭的激情,而这,正是其惊人魅力之所在!

在这方面,那些令人钦佩和赞赏的美德与仅仅值得认同的美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很多场合,最为完美合宜的行为,只需要具备大部分凡夫俗子所具有的普通程度的情感和自我控制即可,有时候甚至连这种普通程度的情感和自制都不必要。例如,在普通场合,我们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在一般情况下完全正确,绝对适宜,任何人都会表示赞同;但是如果说饿了就吃就是美德,那实在是荒谬之至。

相反,那些表现得并非完全得体的行为之中,也经常存在相当程度的美德;因为在某些场合,要达到十全十美是极其困难的,而这些行为几乎接近完美,已然超过人们的期待;在那些需要极强自制力的场合,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情境对人性的考验如此严峻,以至于即使我们这些并非十全十美的人类具备极度的自制力,也无法完全压抑人性弱点导致的怨愤之声,也不能恰如其分地将情感降到公允的旁观者所能体谅的程度。因而,在这些情况下,受难者的行为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依然值得称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美德。它依然表明,受难者为达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宽宏大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谈不上尽善尽美,但是在如此困难的场合,与通常能够看到或者可以预期的行为相比,已经算得上接近完美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会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判断某种行为是该受到指责还是给予称赞。第一个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完全合宜且尽善尽美。以这个标准来判断,总会在某些困难的情况下,永远都没办法达到完美;因为从来未曾有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以此来判断,所有人的行为看来都必然是该受指责并且有失完美的。第二个标准就是以大多数人的行为通常能够达到的程度作为标准。无论什么行为,只要超过这个普通标准,则不管它与尽善尽美还有多大差距,似乎就应该得到称赞;而无论什么行为,只要达不到这个普通标准,则应该受到指责。

在评价那些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在评鉴大师的诗歌或绘画作品时,评论家有时候可能会以自己心中设定的某种完美无缺的观念为标准,而这一标准,无论是哪位大师,抑或任何其他人的作品都无法达到。一日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他眼中的作品则只剩下缺憾和不完美。但是,如果拿这件作品与其同类作品的水平相比,考察这一特殊艺术类型通常所能达到的优秀程度,他必然会采用一种迥然不同的标准;一旦采取这一新的尺度来评判这件作品,他就会发现,与大部分同类作品相比,该作品更接近完美无缺,应该受到最高程度的赞赏。

品味生活

《阅读的艺术》

读书的目的

——聂震宁





读书会,对我来说很新鲜。尽管我对读书会心向往之,但是还从来没有参加过读书会。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还不兴读书会。不像现在,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据说眼下最大的读书会能有几千上万人,最小的读书会也至少两个人一还真有两个人的读书会。日本明治大学有一位教授斋藤孝先生,写了一本书《阅读的力量》,鹭江出版社翻译出版。书中就介绍他上高中时跟一个同学建立了两个人的读书会,坚持了十几年,后来因为工作变动,两人不在同一个城市居住了,他们的读书会才得以善终。最近我刚刚完成一部小书的写作, 三联书店决定出版,书名是《阅读力》,其中就有一章专门讲到读书会,提出“独读书不如众读书”。《孟子》中有一句名言,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礼记》中有一句直接关系读书的名言,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把两句话糅合在一起。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就有众读书的主张。读书会是众读书,社区读书活动也是众读书,校园阅读是众读书,家庭阅读也是众读书。一个人需要独自阅读,也需要有多人交流的阅读。


因为有众读书,故而我们主张要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尽管阅读者不同,阅读目的不同,但只要是正当的阅读,社会就要善待,读者间就要友善相处。

什么是形形色色的阅读者?我们可以从形形色色的阅读目的来讨论。


人们的阅读生活中,有人是为了进取而读,甚至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而读;也有人为了爱情而读,为了爱情成功而读。有人是为了养成美德而读,通过读书成为道德楷模、青年才俊;也有人为了逃避现实而读,工作太枯燥了,读书可以排解自己的苦闷。有人为了改变命运而读一读 书是不是能改变命运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正如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复杂的一样,不过我跟大学生们说,你们]倒是要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应该把读书看成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如果一个年轻人上了大学还不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那么你想通过什么来改变呢?通过玩?通过啃老?通过攀附?通过追剧?那么这辈子恐怕是没什么名堂了!我是不太赞成对所有人说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对大学生还是要说这句话,通过读书成为精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应当是大学生读书的追求。有人说可以为爱而读书,也可以为恨而读书,这也是事实。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面对不公平、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试图通过读书改造我们的社会,这是天经地义的。有人为了自我求证而读书,有能力的人认为读书能够证明自己,在人群中成为一个佼佼者。有人为了永葆青春而去读书,为了尽快老去而读书,不是常常有人故作老成,手持一卷, 然后对周围的人都不以为然,这是未老先衰或者故作高深。有人为了追悔青春而读书,也有人为了回味青春而读书,有人为了发财而读书,也有人为了不想发财而只想拥有高蹈的精神而读书。有人因为穷而读,也有人因为衣食无忧而读书。有人为了追求快乐而读,也有人为了感受苦难而读书。有人为了养成良好习惯而读,也有人希望自己不要太老实巴交而读书。有人为了没有读过书而读书,也有人为了读过很多书而要继续读书。还有,有人为了让大家刮目相看而读书——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国时期,孙权和鲁肃都告诫武将吕蒙不读书不行,吕蒙记在心上,发愤读书,过了一段时间,鲁肃发现吕蒙的谈吐不一样了,就夸奖吕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就是去读了一段时间的书,顿时大不一样。生活中就是有这样一些有志气、敢作为的人,为了让别人刮目相看,用心苦读,而且读有所得,值得人们佩服。


列举了形形色色的阅读目的,似乎五花八门,其实,归纳起来,主要也就是四大目的。今天重点谈谈阅读的四大目的。


第一大目的:读以致知


人有三大欲望,即食欲、性欲、求知欲。前面两者是生理上的,后面一种是精神上的。人是精神动物,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的这种精神状态首先表现为求知。《论语》有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吕氏春秋》也云:“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意思是说,只有学习和读书才可能使得自己听到声音并且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到事物并且知道是什么意思,能说出东西并且说得比较好,心里面对事物能够有深人的了解,能有理性地分析事物,所以学不是能够有好处,而是使我们达到天性,使我们看到、听到、理解并说出,这是我们的天性,为了保全我们的天性,需要很好地学习。这些说的就是读以致知。

宋代编撰出来的《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人神之用也。”清代张潮有名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讲的都是读以致知。张潮是一位著名散文家,是一位有很深的哲学思考的学者,他揭示了人的认知三个层次规律:一个是新鲜的发现,一个是全面的关照,一个是快乐的把握,这三个层次与阅读和经历的深浅相关。

读以致知,其中求知欲很重要,这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也是人们读书的源头动力。儿童的好奇心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四五岁,大人出广之前说柜子上面那个盒子你不要打开,你越说不要打开,小孩就越要打开,大人回来时小孩早已经把盒子开过了,而且很可能搞得乱七八糟,难以收拾。你越告诉他不要看的东西,他越想看,这就是求知欲。

有一个关于求知欲引发阅读的故事。美国有一位黑人大法官,小时候阅读能力比较差,上 到初中了还没有阅读的习惯,而他的老师一再说要在9岁到13岁养成阅读习惯,否则这一生都不会有好的阅读能力。这是阅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他很苦恼,于是来到学校图书馆,希望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后来,他发现了一本封面设计得很暴露的书籍,激起了他的兴趣,很想看书里到底说些什么。可是他不好意思去办借阅,因为办借阅的白人女老师很漂亮而且很年轻,他觉得把这本封面太暴露的书拿到女老师面前简直就是亵渎。他只好把书藏在衣袋里面偷偷带了出去,回去读了起来。这是一本犯罪小说,他读得很入迷,平生第一次完整读完了一本书。读完后他把书带回图书馆放回到那本书原先存放的位置,看到书架上还有一本这个作家的书,风格也很相似,他又偷偷带出去读。就这样,两本、三本、四本,连续读了这位作家的很多本书。从此,他迷恋上了法律,决心以后攻读法学,后来竟然就成为联邦法院的一名大法官。 大法官功成名就后回到母校,首先就去图书馆参观,见到当时那位负责借书的白人女老师,就跟女老师说:不好意思,上学时曾经从这里偷书出去看。女老师说我们当时知道你偷书出去看,报告馆长,馆长说只要是读书就没有必要阻止你,应当让你接着读,我们]还特意把那位作家的书放到一起,方便你看到。这位作家有一本新书我们图书馆没有,就让人开车去数十英里外别的学校图书馆借来,放到书架上,让你接着读。

许多阅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求知欲一旦被引动, 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循着这种冲动读下去,就可能成为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动因。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中国古人这句名言是不是对人的求知欲最强烈的表达?关于求知欲,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桥段很感人。苏格拉底被判了死刑,而且城邦市民委员会不久就要对他执行,可他还坚持练习长笛。有人问:苏格拉底,你的生命都要结束了,还练长笛干什么?他回答说,至少在临死前,我学会了长笛。这是不是一种读以致知?

还有一个故事,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时听到的,是老社长楼适夷说的。楼适夷早年参加革命,20世纪30年代蹲过监狱,在监狱里,难友们经常偷偷传阅书籍。有位被判了死刑的难友,当天上午就要被执行,可是,天刚蒙蒙亮,一本书传到这位难友手上,难友赶紧埋头读起来。楼适夷当时在一旁看着,心想,他马上就要死了,这个时候读书还有什么用呢?楼适夷说后来他理解了,读书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不一定要看读书有没有用。大家看,这是不是就是人活着,就要读以致知?








本栏目面向所有听众征集投稿

如果您想投稿原创文字稿件(诗歌散文皆可),请发送电子文档至邮箱1571801920@qq.com,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

如果您想加入广安朗读者队伍或者您想推荐经典好书(美文),请联系QQ:944143672或微信号:Hu33449988。

我们对原创稿件有一些要求,希望您理解与支持:

1、来稿内容题材不限,但不得含有任何违法内容;

2、文稿不拘泥体裁,相同内容请勿反复投稿;

3、作者需保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侵权造成的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4、所有稿件一经采用,均被视为自愿许可广安市广播电视台及其下属媒体免费使用,我们承诺仅作文学交流及展示使用,绝不用于盈利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声明作者姓名(或笔名)。

详情咨询:0826-2341012或留言至微信公众号“广安广播”。


编辑:滕云 发布时间:2020-07-11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