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安读天下》第二十二期 | 风华正当时,真情颂党恩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我在广安读天下》第二十二期 | 风华正当时,真情颂党恩)

《我在广安读天下》

每晚20:30—21:00与您相约浩瀚书海,共读经典

“书香广安·全民阅读”

让我们一起用声音

点亮阅读之灯、开启书香之门

我在广安读天下,邀您一起多读书、读好书

陪您畅游书海中的每一段美好时光


名句点读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

——陈字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出自明末清初学者陈字的行草书对联,意思是:只要每天翻开书,即便只是少量的阅读,也算没有浪费生命,对得起自己每天的三餐饮食。这句话点明了读书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日常活动。

无论是精神上的进步还是物质上的发展都离不开书。如果我们把读书作为每日必修的功课,长期坚持,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后,我们的每一天都在充实与更新自己,我们将收获无限的精神财富。书本中的知识,既像我们生活必须的氧气,又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它时刻充盈在我们四周,源源不断、任你采用、给你帮助。热爱读书,正确使用书本中的知识,我们将受益无穷。

品读经典


《红色的起点》选段

——叶永烈

李公楼下餐厅,那张长方大餐桌四周,坐满了十五个人。

晚8时多,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就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餐厅里揭开。

从莫斯科,从伊尔库茨克,从日本,从中国的北方、南方,操德语、英语的,说俄语的,湖北、湖南口音的,江西、山东、广东、贵州口音的,乘远洋海轮、长江轮船,坐长途火车远道而来,十五位代表终于头一回聚集在一起。

餐厅里点着发出黄晕光线的电灯。餐桌上放着一对荷叶边粉红色花瓶,插着鲜花——那花瓶原是李书城和薛文淑几个月前结婚时置的。鲜花给这次难得的聚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桌子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据董必武回忆说没有台布,而薛文淑则回忆说李家长年铺白台布,显然久居那里的薛文淑的回忆比较可靠)。桌上还放着紫铜烟灰缸、白瓷茶具和几份油印文件。

桌子四周放了“一打”——十二只橙黄色的圆凳。加上两对四把紫色椅子,有了十六个座位。初次的会议很随便,先来先坐,后到后坐,并不讲究座次的排列顺序。

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紧挨着大餐桌而坐。

昨日在预备会上被推选为主席的张国焘,已经预先作了些准备。他在宣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始之后,向大家报告了会议的筹备经过。二十四岁的他,比那两位三十一岁的“二李”活跃,富有交际能力,主持大会。“二李”是主人,反而没有主持会议。

张国焘在报告了筹备经过之后,提出大会的议题,即制定党的纲领、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

张国焘念了陈独秀交给陈公博带来的信,谈了四点意见:

“一,党员的发展与教育;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用;三,党的纪律;四,群众路线。”(由于原件已无从寻觅,各种回忆录说法不一。笔者此处所引的是香港三联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司马璐著《中国共产党党史暨文献选粹》一书,它是综合了张国焘《我的回忆》、美国《1918—1927年共产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在华苏联顾间文件》及那本张作霖下令编印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三书而归纳的)

刘仁静坐在马林旁边,这位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正在发挥他的一技之长——翻译。他把张国焘的话译成英语,讲给马林听。有时,坐在马林另一侧的李汉俊也翻译几句。

张国焘讲了二十来分钟,也就结束了。

接着,马林代表共产国际致辞。马林这人讲起话来,声若洪钟,滔滔不绝,一派宣传鼓动家本色。

马林一开头便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

作为共产国际的执行委员,马林向他的东方战友们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性质、组织和使命。马林非常强调地指出:

“共产国际不仅仅是世界各国共产党的联盟,而且与各国共产党之间保持领导与被领导的高度统一的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是以世界共产党的形式统一指挥各国无产阶级的战斗行动。各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

当刘仁静把这段话译成汉语,会场的气氛变得静穆紧张。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们在琢磨、思索马林的这段话。不言而喻,马林的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应当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当马林谈及了他和列宁在莫斯科的会见,会场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列宁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马林说起列宁对中国的关怀,期望着建立共产党,期望着世界的东方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代表们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倘不是马林事先关照过不许鼓掌、以免惊动密探,代表们定然会热烈地鼓起掌来。

马林还说及自己当年在荷属东印度的工作情况,说及自己怎样组织和建立印尼共产党……

马林一口气讲了三四个小时,一直讲到子夜。

他这一席话给毛泽东留下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富有口才。”

给包惠僧留下的印象是:“口若悬河,有纵横捭阖的辩才。”

马林讲毕之后,尼柯尔斯基致辞。

尼柯尔斯基如何致辞是个谜。因为刘仁静回忆说,“他不懂英语”。刘仁静当时担任英语翻译,因此他的这一回忆应当是比较可靠的。然而,在场的十三位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一懂俄语。那么,尼柯尔斯基是怎么发言的呢?笔者就此事请教过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李俊臣,据告。尼柯尔斯基稍懂英语;而马林稍懂俄语。

大约由于语言关系,也由于毕竟年轻,尼柯尔斯基致辞很简单。他在向中国共产党“一大”表示祝贺之后,介绍了在伊尔库茨克建立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并建议给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发去电报,报告代表大会的进程。此外,他还介绍了刚刚成立的红色工会国际的情况,认为中国共产党应当重视工人运动——大概这番话给中国共产党代表们留下较深的印象,以至后来误传他是红色工会国际的代表。

尼柯尔斯基讲毕,张国焘便宣布散会。

当代表们分批走出李公馆的后门时,黑黢黢的夜如墨染一般,这是中国共产党“一大”唯一一次全体到齐的会议。

在这黝黑的暗夜之中,老百姓早已酣然入梦,然而,那些嗅觉异常灵敏的人物仍睁着眼睛。

法租界的密探们是不是从这个夜晚起就开始监视李公馆,尚不得而知。不过,李公馆后来处于密探们的严密监视之中,却是事实……

品味生活
《红船,从南湖起航》

一条游船

劈开了南湖的波浪

十几个热血青年

在运筹一个红色的理想

那船原本不是红色的

船内燃烧的热情把它染红

就成了一个红色的会场

也许是黑夜太长的缘故

人们对太阳

才有强烈的渴望

于是在我的视觉里

一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

就烙下了一条船

在旭日里行进的印象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

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

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

多少处暗礁险滩

多少次惊涛骇浪

船的航程在起伏的五线谱里

写着平平仄仄的诗行

起初那几个操舵人

便在风雨中迷惘

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

有位舵手操起舵轮

矫正了那船的航向

井冈峰巅

遵义城头

延安宝塔

西柏坡……

每一处革命圣地

都是一座闪亮的航标

为一次次伟大的行动导航

跟着那条船的路线

千万条船

从赤水从洪湖……

从黄河从长江……

江河湖海都在咆哮

云集一支庞大的队伍

演奏出东方红的合唱

雄鸡一样形状的土地

终于发出了黎明的报晓

一轮鲜红的太阳

从未有过今天的辉煌

一代又一代掌舵人

开辟的一条中国特色的航线

把我们的航程

永远指向太阳的方向



《点燃明天》

我们曾经徜徉 故乡的绿水青山

我们曾经流连 小城的霓虹闪闪

在岁月苍茫的瞬间 我们不由思索 不由感叹

今天的幸福时光 与多少血与火的日子相连

无论是战争风云中的炮火连天 还是创业年代的千难万险

我们都用那终生无悔的信念

把一个又一个激情的时刻点燃

滚滚红尘 万水千山 茫茫草地 雪山之巅

在二万五千里征程上 战士们把心中的火种化作不屈的信念

疲惫、饥饿、困苦、磨难 一瞬间都被忘却

他们欣慰的神情像今夜的星光般灿烂

那红色丝绸的飘带 把风雨夜中前进的方向指点

苍穹下 一幅多么壮美的画卷

未来的时空里 这段历史将是永远的奇观

这伟大的长征精神 永远镌刻在华夏儿女的心田

夜雾凄迷 而薪火依旧相传

五星红旗的色彩 终于撑起共和国和平的蓝天

扬眉吐气的各族儿女 在建设的征途上

挥汗如雨 情洒山川

那时,在祖国遥远的北方 在那鸦雀不闻的千里荒原

一群钢为筋骨铁做脊梁的汉子 正把创业的传奇激情上演

巍巍井架下 座座营房前 静静山坳里 清清小河边

石油工人们用坚不可摧的力量 把一页页空白的历史填满

在旭日升起的刹那 希望的种子落进了心间

那是铁人和他的兄弟们心中的宏图伟愿

那是梦想王国里骏马驰过草原

那是石油滚滚 如画美景绣江山

那是时代的脚步奋勇直前

在春天的旋律中我们走进了新的时代

在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再次把篝火点燃

点燃昨天与今天交汇的激情

用激情描绘故乡土地上的美池良田

昨天,我们在长征路上经受风雨历练

新时代的创业歌中 我们唱响了一脉相承的主旋

今天 我们思考着新的征途上 又将抒发怎样的忠诚与奉献

一幅幅宏伟蓝图让我们心生企盼

明天 不会是永久的梦幻

看这腾动的火光闪闪

把万顷霞光染成一片绚烂

物换星移 沧海桑田

古往今来 天上人间

让火红的旗帜 飘扬在我们的万里云天

让篷勃的力量

推动着新时代的远航风帆



本栏目面向所有听众征集投稿

如果您想投稿原创文字稿件(诗歌散文皆可),请发送电子文档至邮箱1571801920@qq.com,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

如果您想加入广安朗读者队伍或者您想推荐经典好书(美文),请联系QQ:944143672或微信号:Hu33449988。

我们对原创稿件有一些要求,希望您理解与支持:

1、来稿内容题材不限,但不得含有任何违法内容;

2、文稿不拘泥体裁,相同内容请勿反复投稿;

3、作者需保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侵权造成的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4、所有稿件一经采用,均被视为自愿许可广安市广播电视台及其下属媒体免费使用,我们承诺仅作文学交流及展示使用,绝不用于盈利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声明作者姓名(或笔名)。

详情咨询:0826-2341012或留言至微信公众号“广安广播”。


编辑:滕云 发布时间:2020-07-02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