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最后一块“硬骨头”怎么啃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脱贫攻坚 最后一块“硬骨头”怎么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近日,四川公示31个拟“摘帽”贫困县,藏区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即。作为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凉山州如期高质量脱贫,是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四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如何破?怎样提早谋划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新年伊始,我们邀请3位嘉宾,畅谈如何打好这“最后一役”。

  本期话题

  “收官之战”怎么打?

  受访嘉宾

  降初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

  蓝红星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降初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

  ●攻克凉山这个“坚”,攻坚对象是“三保障”短板,攻坚点位在住房建设,还有一些特殊难题

  ●挂牌督战,既督又战、以战促督。凉山肯定是需要冲锋的“山头”,但秦巴山区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蓝红星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贫困群众是帮扶对象,更是脱贫主体,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建议“督战”主要采取实地调研、暗访抽查、受理举报等方式进行

  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设立针对贫困人口的防风险基金,一定程度上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扶贫产品的品牌打造,要保障产品品质,才能销往更大的市场

  看战局

  全省剩余贫困人口中,近9成在凉山

  记者:作为脱贫攻坚最后一块“硬骨头”,今年凉山州的脱贫攻坚战如何推进?

  降初:凉山州仍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今年全省需要实现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20万贫困人口脱贫。县摘帽、村退出的脱贫任务全在凉山,全省剩余贫困人口中,87%在凉山。所以,凉山是我省脱贫攻坚真正的最后一块“硬骨头”。

  现在凉山脱贫攻坚短板主要集中在“三保障”上,聚焦在住房和饮水。再细化,具体就是安全住房问题。很多群众是因为没有搬进安全住房,才导致饮水安全无保障。此外,凉山脱贫攻坚还面临很多特殊难题,包括禁毒防艾、移风易俗等。

  概括来说,攻克凉山这个“坚”,攻坚对象是“三保障”短板,攻坚点位在住房建设,攻坚队伍要强化各级干部作风建设。

  记者:凉山面临很多特殊难题,包括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内生动力不足等“精神贫困”。解决“精神贫困”问题,激发内生动力,该拿出怎样的措施?

  蓝红星:这些年无论是中央地方还是社会各界,都向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变化明显、受益直接。但也有部分群众滋生了过分依赖心理。

  贫困群众是帮扶对象,但更是脱贫主体,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感恩奋进教育,引导群众知恩图报、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彝族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最后,扶贫举措要更加注重政策的激励相容,增加正激励举措,如鼓励贫困群众就业、接受教育培训等。

  定战术

  成立7个指导小组,对凉山7县挂牌督战

  记者: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对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挂牌督战。为什么需要督战?

  降初:挂牌督战,说明吹响了冲锋号,发起了总攻。凉山肯定是需要冲锋的“山头”,但秦巴山区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贫困人口多的非贫困县也不能麻痹大意。

  具体讲,“三落实”“四不摘”执行情况,要督;稳定增收,要督;“三保障”,要督;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要督;全面核实核准,要督;贫困“边缘户”帮助,也要督。所以,住房安全、安全饮水、就业促进、失学辍学、干部作风等,都是督战的重点内容。

  总要求就是既督又战、以战促督。具体讲就是:7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指导凉山7个今年计划“摘帽”县,挂牌督战到县到乡;“两不愁三保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选派骨干力量,组成业务指导组,按需挂牌、随时巡回指导;省扶贫开发局领导带队、抽派业务骨干组成7个现场工作组,分县挂牌督战到村;选定其他市7个成效考核好的县组成帮扶组,作为“尖刀小组”保持“战备”状态。整个督战要统筹开展、科学调度,既要高效推进,又要避免增加基层负担。

  蓝红星: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工作采取督查巡查方式,既能有效促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又能及时对扶贫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发现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我建议,“督战”主要采取实地调研、暗访抽查、受理举报等方式进行,可以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带队,抽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参加。

  用战果

  通过回头看大排查,解决“边缘户”问题

  记者:刚才提到了回头看大排查,这个成果怎么应用呢?

  降初:去年,省委、省政府把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作为我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阶段战役的基础性工作和“牛鼻子”工程来抓,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抢得“先机”。

  今年“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首先要聚焦凉山。根据安排,计划今年摘帽的7个县从2月开始启动回头看大排查工作,4月30日之前完成住房建设任务,6月30日之前完成所有问题整改。其次,全省面上还有小部分没有脱贫户还未完成整改,也要密切跟踪。再次,就是大排查中发现的核实核准方面问题,事关精准,需要长期抓。此外,针对大排查中发现的贫困“边缘户”问题,在不拔高标准的前提下,及时进行帮助,把它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巩固脱贫成果

  关键在于提高脱贫质量

  2020年我国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目前,如何治理相对贫困,大多还处于学界讨论中。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其中既涉及扶贫产业后续发展,也涉及贫困老乡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还要关注扶贫产品销售等问题。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就业帮扶

  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

  记者:随着摘帽县越来越多,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您认为成果巩固有哪些重点?

  张琦:巩固成果的实质,就是提高脱贫的质量。从方向上来看,我们需要重点针对“两不愁三保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发力。尤其要关注当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当地居民收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后居民的产业扶持,是我们需要巩固的重点。

  具体来看,就业方面,我们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解决扶贫工作中技能培训与就业实践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帮扶的课程、对象与市场的衔接要更加精准,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市场营销等系列精准帮扶,建立好产业发展的“造血”机制。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巩固期的时间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延长,以保证巩固质量。

  防返贫

  可针对性设立防风险基金

  记者: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我们该如何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

  张琦: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分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两个部分。监测预警,可以通过农户申请和部门大数据分析预警等方式,对易返贫和易致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则是对监测结果里返贫和新发生的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和具体实际需求,及时提供帮扶。

  一些地方设立针对贫困人口的防风险基金,也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通过为重点贫困户购买相应保险的方式进行兜底,对重点群体进行预防,将一定程度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扶贫产品

  要用口碑说话

  记者:产业发展是脱贫的根本。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衔接产销环节,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得好?

  张琦:农业发展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露天工厂”,它的风险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要规避风险,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将农村的水利工程、电力设施等相关配套进一步完善,这样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风险也对扶贫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产品销路好,产业发展就好。最关键的,是要对市场精准把握。要杜绝出现政府大力鼓励某一产业发展而产生供过于求的情况。各级政府在产业方向的引导上,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经济规律。

  目前电子商务是很多地方共同选择的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如四川也打造了“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并积极推动这些用标产品进商超、进机关、进学校等。这个创新很好,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保障产品品质,从而形成销售环节的良性循环,让产品销往更大的市场。


编辑:付弋 发布时间:2020-01-19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