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明代古墓陶罐中的秘密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发现明代古墓陶罐中的秘密)

日前,在协兴园区葫芦岛西侧的明代古墓出土了17件各类文物,其中有一只陶罐里面装的物体比较特殊,那就是500年前的谷物和鸡蛋,这在咱们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除了谷物和蛋,陶罐里还有什么?近日,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已正式对陶罐里的物体进行了检测,一起来看看。

去年11月12日,我市开展全民水库规范化建设及西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在协兴园区葫芦岛西侧的施工现场,发现一明代古墓,从墓地出土的墓志铭显示,墓葬为明代广安人杨铭(1435—1501)及妻郑氏、范氏等之墓。墓主人生前是河南郑王府的家臣,死后以五品官员的规格下葬,墓中共出土釉陶谷仓罐、瓷碗、青铜簪、铜镜、墓志铭等17件文物。

广安市博物馆 馆长 唐云梅 :出了很多比较精美的器物、瓷器、簪子,包括陶、谷仓罐,在我们广安出土的明墓当中,还是很不错的藏品,特别是我们谷仓罐里面的鸡蛋,在四川那(些)出土的(文物)当中是很宝贵的 (省内)其他地方基本上没出土过。

因为目前我国考古出土蛋类的案例极少,在四川又是首次出现,而保存如此完好的稻谷遗存,在川东尚属首次,即便在省内也是很少见的,对于农业考古方面的研究价值很大。

那么,500年前广安人吃的是谷粒扁圆的粳米,还是体态偏长的籼米?1月7日上午,在广安中学的实验室内,市博物馆馆员王文娟从出土的谷仓罐里,小心翼翼取出数粒稻谷遗存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广安市博物馆 馆员 王文娟 :比如它的芒的部分,已经没有了,然后它的胚芽这些已经不见了,整个外表皮 稻谷那层表皮只有很少的残留了。

本次除了观测稻谷遗存的外部形态,还会进行植硅体的研究,由于植硅体具有耐腐蚀、抗高温的特性,在植物死亡或凋谢之后,植硅体可以返回到土层中大量地保存下来。所以了解了植硅体的形态后,就可以反推出它所寄存过的植物是什么物种了。这对研究四川水稻起源与传播及四川稻作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安市博物馆 馆员 王文娟 :所以我们广安出土了那么完整的稻谷,做一些植硅体方面资料的积累,对于整个四川农业考古,尤其是稻谷起源以及它的这个发展,积累资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例,它是一个大数据建立的过程,我们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目前来说有多少例的参考呢,我目前所能见到的,在成都的宝墩遗址,还有都江堰,以及汉源都做过相关的植硅体的分析。

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古墓中的稻谷遗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籼稻”。可推断出,500年前广安地区很可能普遍种植籼稻,籼稻也可能是当时广安人的主食之一。

检查完稻谷,就轮到稻谷包裹着的蛋了。1月10日下午,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装着蛋的谷仓罐,带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放射科,通过X光和CT扫描为其进行首次“体检”。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 放射科 副主任 黄松涛:现在就是下面这个蛋,看到就已经是破损的了,只有上面半个壳,下面的壳是不完整的,然后下面有碎片状稍高密度的东西,是不是蛋破了之后留下来的残存,斑斑驳驳的,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从现在来看蛋里边和上面的空气密度接近,所以说,说明这个里边儿可能已经没有实质上的东西了 。

通过CT扫描成像情况来看,谷仓罐内只有一枚蛋,蛋壳长4.23厘米,宽2.83厘米。这个数字意味着,这枚500年前的蛋,比现在的普通的鸡蛋个头要小。

除了稻谷和鸡蛋,鸡蛋正下方靠近罐体底部的位置有一团黑影,跟罐内其他地方的密度都不一样。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 放射科 副主任 黄松涛:这个下面这一片密度是均匀的,跟刚才那个谷物的密度是有点不一样的,谷物是很多缝隙的,这里边没有,那下一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影像的技术除了CT之外,就是做核磁共振,做核磁共振只能试,因为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对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以前这个文物里边到底会出现哪些东西?哪些东西什么样的形状?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经验。

经过检测,陶罐内的情况已经基本清楚,接下来还会联系四川省文物保护专家,将对陶罐内的物体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向市民进行开放展示。

广安市博物馆 馆长 唐云梅 :后期我们将它陈列在博物馆里面展示、陈列是一个很好的教材;也是一个很直观的实物。

编后语:接下来广安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对这个陶罐以及里面的稻谷和鸡蛋将做详细规划,并进行专业保护。。相信不久后,我们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市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感受广安的历史。


编辑:邓勇 发布时间:2020-01-14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