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战歌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永远的战歌)

夏孟珏(广安)

打从我呀呀学语起,都是教师的父母就教我唱我们共和国的国歌,但对国歌意义的深切理解,是在我长大成人以后。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家刚买了电视机,早已退休的老父亲每天经常端坐在电视机前。那时新闻联播之前都要播放国歌,当国歌旋律响起,老人家神情专注,满脸严肃,有时还喃喃地说:“那时候,东北大学的学生唱这首歌好动情呵……”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陷入深远回忆中,讲了当年的事。

父亲教了一辈子书。早年,他从成都艺专毕业,在川西一带的中学教音乐和体育。抗战爆发,他在三台县省立高中任教。那时沦陷区的大学纷纷内迁,东北大学迁到了三台,与三台高中相邻。当时,全国民众抗日热情高涨,到处传唱着抗日救亡歌曲。应学生要求,东北大学校方同意破例加开音乐课,聘请父亲去兼课。课是上百人的大课,父亲印象最深的就是同学们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情景。这首歌当时已经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风靡全国,可这些学生唱起来就是不一般。这些来自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学子,家园遭沦陷,亲人被奴役,许多人家破人亡,国恨家仇涌上心头,一个个唱得好动情。随着父亲弹奏的雄浑的钢琴声,同学们的激情像火山爆发,雄壮的歌声如惊涛冲天,声振环宇。父亲每次对我讲,都感慨很深,好像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说:“那些学生尝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体验最深;他们中好些人的父兄正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打击日寇,所以他们唱这首歌特别激昂。他们真是在‘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啊!”

父亲的话给我留下了永恒的印象,使我对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了非同一般的深切的感受。

那时,我已经当上教师,在一所乡初中上语文和音乐课。当时音乐课没有统一教材,教啥由教师自定,我总是把国歌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我给同学们讲述当年东北大学学生唱这首歌的事,让他们了解旧中国的深重苦难,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这样,效果很好,这些音乐基础很差的农村孩子也能声情并茂很有气势地唱好国歌。

后来,我在另一所中学当校长。每次升旗仪式上,眼望国旗冉冉升起,和师生们一起高唱国歌,我总有热血奔涌的感觉。一次,几个学生唱国歌态度不够严肃,我临时更改“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给大家讲当年东北大学学生慷慨激昂地唱这首歌的情景,分析为什么他们唱得那么动情。那几个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全体学生都受到了教育。这以后,学生们每次唱国歌,都能唱得非常投入,很有气势。看着他们,我好像看到当年东北大学学生唱这首歌的情景。

记得文革中,四人帮一伙提出《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过时,应该换掉。还是敬爱的周总理挺身而出:不能换!我们要居安思危嘛……这样,《义勇军进行曲》才继续作为共和国国歌响彻中华大地。

“居安思危”,周总理说得多好啊!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敌的经历,我们怎能忘记?共和国建立七十周年了,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虽然国家取得了长足发展,正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的一些方面离世界领先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奋起直追;世界上总有些家伙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老想遏制我们,妄图永远凌驾于我们之上,老想肢解我们的国家,使其永远限于分裂……我们前方的道路,还会有重重艰难险阻。如果青少年对这些不甚明白,“不识愁滋味”的下一代就不会了解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危险”,他们就难以树立报国之志;如果我们成年人没有临危意识,整天浑浑噩噩无所追求,那就可能在平庸和安逸之中将一切“危险”通通忘却,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就将成为泡影……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我们应该让《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中华民族的战歌代代相传,永远激励每一位中华儿女,用智慧和力量将祖国建设得无比强大,永远雄踞世界的东方!


编辑:龙治伟 发布时间:2019-12-05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